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能源的重要性和能源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谁掌握了能源,谁就可能掌握发展空间、掌握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当今世界,能源问题是各国国家安全的优先领域,很多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活动都是围绕能源在做文章,抓住能源就抓住了国家发展和安全战略的牛鼻子。——《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6月13日)
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形成了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给体系,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生产生活用能条件显著改善。——《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6月13日)
我经常讲底线思维,在能源问题上就是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6月13日)
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这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国策,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四个革命”,就是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一个合作”就是加强全方位国际合作。——《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6月13日)
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性工程。——《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关于中央政治局工作的报告》(2014年10月20日)
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42页
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我们认为,保持我国经济发展良好势头必须抓大事、谋长远。我们针对关系全局、事关长远的问题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提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重点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原则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以促进合作共赢为落脚点的“一带一路”建设。我们还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提出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强化激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提出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的治水新思路,提出推动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技术、能源体制革命和加强能源国际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等等。这些重大战略已经并将继续对我国经济发展变革产生深远影响。——《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2017年12月18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