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4日下午,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与广东省煤炭运销协会在广州联合召开了今年一季度全省煤炭运销情况分析会。会议邀请广州海关综合统计处派员到会指导。省电力工业燃料、珠江电力燃料、珠投电力等煤炭需求企业,神华集团华南煤炭销售分公司、广东中煤进出口公司、内蒙古伊泰集团华南分公司、蓝粤能源、广州粤和、辉煌能源、大华中能源、潮州亚太、珠海秦发、振戎宏隆等煤炭生产和经营企业,中海散货、中散集团、广铁集团等运输企业以及广州港、海昌实业等港口企业共21家及有关单位的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省煤炭运销协会秘书长何玉丹主持,神华集团华南分公司、中海散货运输公司、粤电集团、广州港及广州发展集团作重点发言,其他参会企业也踊跃发言,气氛热烈而和谐。他们分别介绍了本企业今年一季度煤炭运销综合情况,对当前国内、国际煤炭行业的运行态势和二季度煤炭市场形势进行了综合分析和预测;反映了今年实施的《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另外,也有企业提出希望各大型煤企应充分尊重市场规律,不要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而相互恶性竞争大打价格战,从而加剧煤炭行业恶化程度。
广州海关综合统计处通报了今年一季度经广东口岸进口煤的基本情况;省经信委电力能源处李敬斯副处长通报了一季度全省煤炭调运情况及后期预测并作会议小结。现将会议有关事项纪要如下:
一、一季度全省煤炭、电力运行基本情况
(一)煤炭运行基本情况
1-3月份,全省共调运煤炭3808万吨,同比减少15.9%;调出250万吨,同比减少24.2%;综合调入、调出、库存等因素,全省煤炭消耗量约3558万吨,同比减少12.9%。从调运方式看,海运调入3643万吨,同比减少15.7%;铁路调入80万吨,同比减少11.1%;公路调入60万吨,同比减少20.0%;内河调入25万吨,同比减少37.5%。其中电煤2304万吨,同比减少16.6%;进口煤1037万吨,同比减少42.5%。
据海关统计,2015年第一季度经广东口岸进口煤及褐煤(以下简称煤)1035.2万吨,比去年同期(下同)大幅减少41.7%;价值39亿元人民币,大幅下降50.4%;全部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从月度数据看,去年4月以来,经广东口岸煤的月度进口量总体呈现震荡下行,自去年12月起更连续4个月同比呈现两位数的大幅减少,2月份创2011年9月以来新低后,3月份触底反弹,进口428.9万吨,同比减少29.5%,环比增加51.6%。
煤炭市场延续了2014年需求低迷的态势,国内大型煤炭生产企业纷纷启动了新一轮的促销方案,煤炭价格持续加速下行。截至4月15日,5500大卡/千克动力煤环渤海指数为450元/吨,较年初下降70元/吨;广州港同质煤炭市场指导价为515元/吨,较年初下降70元/吨。
春节之前,煤炭需求大幅减少,各用户企业和经营企业减少了煤炭采购量,煤炭库存迅速回落,1月底全社会煤炭库存降至1470万吨,较2014年年底减少230万吨,之后煤炭库存迅速回升。截至4月14日,全社会煤炭库存约1660万吨(当期全省煤炭合理库存为1300万吨)。其中38家主力燃煤电厂库存718万吨(按照目前耗煤28万吨/天计算,可用25天),广州港煤炭库存274万吨。1-3月份,国际国内海运市场继续下行,1、2、3月份BDI指数平均值分别为725点、539点、576点,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38.1%、53.9%、61.2%;2月18日跌至509点的历史地位。国内海运市场也继续下行,1-3月份,上海航交所的秦皇岛港至广州港海运平均报价分别为28元/吨、25.5元/吨、24.2元/吨。各航运企业经营状况持续恶化。
(二)电力运行基本情况
1-3月份,全省发购电量1069.57亿千瓦时,增长1.54%。省内发电量802.03亿千瓦时,减少7.32%;省内火电发电量650.42亿千瓦时,减少4.91%,占全省发购电量60.81%;受来水偏枯影响,水电大幅减少36.35%;核电因阳江核电站从1月26日至4月17日计划检修,电量减少14.28%。
全省外购电量267.55亿千瓦时,增长42.29%。西电电量265.84亿千瓦时,占全省发、购电量的24.85%,同比增长43.78%,较年度计划增加38亿千瓦时,其中,云南(含溪洛渡)送我省电量111.5亿千瓦时,较年度计划增加31.7亿千瓦时;贵州送我省电量82亿千瓦时,较年度计划增加1.3亿千瓦时。
珠三角9市工业用电小幅增长,增速为1.49%;粤西3市增速较快,增速为10.63%;粤东4市、粤北山区5市均为负增长,增速分别为-2.41%、-10.30%。从各市工业用电量看,11个市工业用电正增长,增速最快的3个市是阳江(20.08%)、惠州(9.36%)和湛江(8.82%);9个市工业用电负增长,包括珠三角地区的肇庆(-6.01%)、佛山(-1.85%)和江门(-0.70%),粤北山区的韶关(-10.88%)、河源(-10.30%)、清远(-4.74%)和云浮(-0.38%),粤东的揭阳(-4.11%)和汕头(-3.57%)。
1-3月份,我省用电负荷需求增长放缓,全省统调最大负荷7044.9万千瓦(3月31日),同比仅增长0.63%。全省电力供应满足需求。
预计2015年4月份最高负荷需求为7600万千瓦,同比增长2.87%。预计全省统调最大可调出力约8325万千瓦,电力供应满足需求。
二、一季度全国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一)国内煤价大幅下跌,港口平仓价格屡创新低。神华5500大卡煤炭价格从年初的510元/吨大幅下滑至目前(截至4月1日)462元/吨,降幅达16.5%,为2008年以来的最低价。北方平仓价格5500大卡已达410元/吨甚至更低,价格下跌超过去年同期,煤炭发运企业亏损更为严重,由利润下降引起的减发、停发工资现象越发严重,煤炭行业的困难已经达到影响社会稳定的境地。
(二)加大清费立税,降低成本全部被降价抵消。自去年以来,国家加大了煤炭行业的清费立税的力度,取消多项不合理收费,减轻了企业负担,煤炭发运成本降低,但国内煤价的大幅下跌将这部分减少的成本全部吃掉还不够,煤企的亏损更为严重,国家积极扭转煤炭行业的困局并未取得显著效果。
(三)大型煤企减产意愿强烈,利好后期市场。一季度全国煤炭产量8.5亿吨,同比下降3.5%;全国煤炭销量8亿吨,同比下降4.7%。神华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晓林,在北京召开的第13界中国国际煤炭大会上表示神华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部门的决策,今年的煤炭产量将比2014年再减少5000-6000万吨。龙煤集团8个煤矿将停产保井,以应对严重亏损、产品滞销、成本与市场价格严重背离的实际。大型国企减产保价的意愿强烈,对后续煤炭市场形成一定支撑。
(四)火电受抑制,煤炭需求增量有限。一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129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6个百分点。全国规模以上电厂火电发电量1046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7%,增速比上年同期降低8.4个百分点。水电发电量17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7.3个百分点。核电发电量3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7%。风电发电量4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6%,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3.6个百分点。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954小时,同比下降84小时,降幅比2014年同期扩大48小时。火电发电受到抑制,煤炭需求进一步萎缩。
(五)进口煤受政策影响,减少幅度较大。一季度全国煤炭进口4907万吨,同比去年8381万吨下降41.5%,降幅较大。华南四省预计进口煤炭2409万吨,同比下降36.3%。进口煤主要受国家出台《商品煤质量管理办法》的影响,检验检疫更为严格,进口商采购更为谨慎,加之国内煤价格大幅下跌,挤压进口商的利润空间,造成进口煤采购动力不足,从而出现大幅减少。目前5500大卡澳洲煤到岸价396元/吨,4700大卡印尼煤360元/吨,与国内煤差价进一步缩小,进口煤优势不再明显。
(六)北方库存减少,企稳运行态势呈现。受大秦线检修影响,北方港场存从月初的3000万吨下降到目前的2750万吨,下降250万吨,库存压力大幅减小。秦皇岛至广州巴拿马船航运价格从月初的19元/吨升至目前的25元/吨,涨幅较大。北方锚地船舶也由50艘增加至目前的接近100艘。场存下降、运价上升、锚地船增多,都表明市场企稳的态势已经形成。
三、下阶段煤炭市场预测
一季度,煤炭市场延续了自2012年以来的低迷态势,市场极度冰寒,供大于求的关系十分明显,全国煤炭产能过剩十分严重,铁路运力富余。2014年水电占全部电量份额提升到19.2%,比2013年大幅增加2.6%、核电机组相继规划和投产,火电几无增长,后期形势不乐观。同时,进口煤较国内煤仍维持一定的价格优势,华南区域市场继续受到进口煤的强烈冲击。虽然国内煤价一再下降,但用户需求低迷,购煤积极性不足,市场看空情绪继续加重,经销商多选择观望态势。
二季度市场仍然将呈现供大于求,虽然国家采取了清费立税政策,但力度略有不足,且政策的实施效应需要时间,不会改变当前的供需局面。国家环保政策更加严格,治理雾霾力度逐渐增大,一些产能过剩、高耗能等行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将明显放缓生产,减少用煤需求。我国继续深化能源结构调整,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对火电的挤压态势进一步加剧,今年水电、核电总装机容量同比将再增加1000万千瓦和700万千瓦,累计将减少电煤消耗4000万吨左右,煤炭占比将继续下降。
四、企业集中反映的一些问题
(一)受《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影响,进口煤数量剧减。由于存在进口煤微量元素检测的未知风险、占用港口场地时间及付款时间变长、进口煤与国内煤价差不断缩小等原因,进口商利润与风险的空间不对等,一些小进口商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下退出进口煤市场。随着国内煤炭价格的持续走低,以及国内政策压制的市场环境下,进口煤的影响程度进一步降低,其市场份额毫无疑问将逐渐萎缩;
(二)今年春节放假时间比较晚对煤炭到港影响较大,并受煤炭市场需求疲软、大型煤企频繁降价恶意竞争及外贸煤炭价格倒挂等因素的影响,港口煤炭货源不足,另受国内大型煤企恶意降价促销影响,港口出库不畅,对后期煤炭接卸造成一定压力。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电力能源处李敬斯副处长最后作会议小结。他首先通报了一季度我省煤炭运行情况的分析并对后期的煤炭市场作出了预测。他认为,受经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调控煤炭消费总量等因素影响,沿海地区煤炭总体需求量近期已达到峰值,珠三角地区煤炭需求将实行减量控制。沿海煤炭市场将继续保持供大于求的态势,环渤海港口对货源和运力的竞争日益激烈,煤价和海运费低位徘徊将成为常态。在这种新常态下,不管是企业还是协会,都应进行内部调整和重新定位。企业可以利用协会这个平台进行互动和信息交流,有问题及时反映到协会,由协会收集汇总后向政府层面反馈。协会也应多走访企业,收集来自企业的困难和呼声,更好地为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