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3日下午,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与广东省煤炭运销协会在广州联合召开了今年二季度全省煤炭运销情况分析会。广州海关综合统计处,省粤电集团、省电力工业燃料有限公司、珠江电力、深圳能源集团、恒运企业、珠投电力、广钢等煤炭需求企业,神华集团华南煤炭销售分公司、中煤华南公司、同煤集团广州办事处、伊泰集团华南分公司、蓝粤能源、广州粤和、明盛能源、大华中能源、潮州亚太、广州大优、广东华贸等煤炭生产和经营企业,以及广州港集团、广铁集团、中海散货、中散集团、广州越洋船务、海昌实业等运输部门共26家企业及有关单位的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省煤炭运销协会副会长朱少良主持,与会单位汇报了本企业二季度及上半年的煤炭运销综合情况,对当前国内、国际煤炭行业的运行态势和后期形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对今年取消重点合同、取消电煤价格双轨制后,企业有何影响等进行了探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重要物资协调处黄观档处长作了讲话。现将会议有关事项纪要如下:
一、 上半年全省煤炭、电力运行基本情况
上半年,全省共调运煤炭9139万吨,同比增长1.5%,其中电煤5189万吨,同比减少6.3%;调出500万吨,同比增长100 %;综合调入、调出、库存等因素,全省煤炭消耗量约8639万吨,同比减少0.6%。
据海关统计,上半年经广东口岸进口煤(含褐煤)3168.8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4.7%;价值24.2亿美元,下降20%;进口均价为每吨76.5美元,下跌16%。
今年以来,我省全社会煤炭库存大部分时间保持在1300万吨以上的较高水平。截至7月10日,全社会煤炭库存约1340万吨(当期全省煤炭合理库存为1100万吨),较年初增加40万吨。其中38家主力燃煤电厂库存646万吨(按照目前耗煤35万吨/天计算,可用18天),广州港煤炭库存299万吨。
国际国内海运市场低位运行。1-6月,国际国内海运市场继续保持低位运行,BDI指数上半年平均值845点。国内海运市场,1-6月份上海航交所的秦皇岛港至广州港海运平均报价约35元/吨。
上半年,全省发购电量共2291.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3%。
全省发电量1788.74亿千瓦时,同比减少3.43%。其中:水电150.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6%;蓄能发电6.41亿千瓦时,同比减少52.65%;火电1399.71亿千瓦时,同比减少3.44%;核电218.24亿千瓦时,同比减少4.86%;风电14.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48%。
全省外购电量502.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93%。其中:广东电网公司购西电电量496.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76%;购香港电2.34亿千瓦时,同比减少62.58%;蛇口购香港电3.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28%。
上半年全省全社会用电量2223.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7%,增幅同比回落4.35个百分点。
全省统调最大负荷8275万千瓦,同比增长10.4%。
二、上半年全国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上半年,全国煤炭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为“两个负增长、两个高位、两个下降及一个增加”,即:煤炭产量同比下降,煤炭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下降,全社会煤炭库存居高不下,进口煤量保持高位增长,煤炭企业利润大幅下降,煤炭价格低位下滑,煤炭企业应收账款增加。综合分析,当前煤炭需求明显放缓,产能持续释放,价格下滑,效益下降,企业经营压力加大,由此产生的部分老企业大面积亏损,以及全行业普遍经营困难的问题。
(一)煤炭产运销全面下降。一是煤炭产量下降,上半年累计产量17.9亿吨,同比减少6800万吨,下降3.7%。二是煤炭销量下降,上半年累计销量17.5亿吨,同比减少6905万吨,下降3.8%。三是煤炭运量同比下降,上半年全国煤炭铁路运量11.4亿吨,同比下降2.6%;主要港口煤炭发运量3.03亿吨,同比下降0.7%。
(二)煤炭产能释放加快。前几年,大规模的煤炭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产能和主要产煤省区资源整合与技术改造矿井,陆续进入投产期。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以来,年平均增加煤炭产能4亿吨,产能建设超前,市场过剩的压力不断加大。
(三)煤炭净进口继续增加。上半年累计进口煤炭1.58亿吨,同比增长13.3%;出口408万吨,同比下降29.4%;净进口1.54亿吨,同比增加2030万吨,增长15.1%。
(四)主要煤炭进口港存煤居高不下。广西防城港进口存煤连续六个月保持在600万吨以上,山东日照港进口存煤580万吨,并出现进口煤压船现象。目前,进口煤不仅影响沿海地区,而且影响到了山东、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内陆地区煤炭市场,甚至已波及重庆等西南地区。
(五)煤炭库存增加。6月末,全社会库存2.98亿吨。其中,煤炭企业存煤8990万吨,比年初增加659万吨,增长7.9%,同比增加1268万吨,增长16%;重点发电企业存煤7398万吨,比年初减少715万吨,下降8.8%,同比减少1727万吨,下降18.9%,存煤可用21天(到7月10日存煤降至7176万吨,可用19天)。
(六)规范煤炭进口秩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和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提出了六项对策措施,一是加强进口煤质量管理,将褐煤纳入自动进口许可范围,将褐煤列入法检商品目录;二是禁止国内生产和从国外进口硫分大于3%的高硫煤和限制灰分大于40%的低质煤长途运输;三是建立进口煤动态联合调控机制和提高进口煤企业资质;四是对进口煤实行定点港口管理;五是恢复对褐煤征收进口关税;六是尽快研究出台我国商品煤质量评价指南,规范质量标准。目前,这些政策还尚未出台,但正在积极推进中。
三、下半年煤炭市场预测
从上半年全国煤炭经济运行形势看,下半年市场不会出现大的好转。预测全年我国煤炭需求仍将继续保持低速增长,但随着煤炭产能继续释放,煤炭进口增加,水电增长,市场供需仍将呈现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态势,煤炭去产能、去库存的压力依然很大。
预计2013年全省煤炭调运量18700万吨,同比增长5.7%,其中电煤11200万吨,同比增长4.2%。调出1000万吨,同比增长90%(主要去向为经铁路转运至湖南、江西、广西地区)。
四、关于年度合同签订和执行情况
今年国家实行“双取消”新政后,我省电力企业积极与煤炭生产企业和煤炭供应企业衔接,并签订了年度供煤合同。从上半年的合同执行情况看,虽然受发电负荷不高、耗煤减少、库存高、市场供应宽松等因素影响,合同兑现率普遍在70%以上,个别的达到80%甚至100%,发电用煤没有受到影响,煤炭价格稳中有降。
五、会上参会企业反映港口建设费和有关口岸货物通关等问题,协会将继续予以关注,并积极向相关部门反映,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
会上,省经济和信息化委重要物资协调处黄观档处长作了讲话。他强调:会上大家对目前的经济形势和煤炭行业运行态势分析得很好、很到位,加强了交流、互通了信息。希望协会对会上各企业提出的意见整理一份较为完整的材料,方便地方政府与中央沟通,引起重视。他说:中央很多政策的制定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广东,不论是教训还是经验,都能对中央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但要打破一些既得利益,还是不容易。“十八大”以后,中央及国务院对深化体制改革决心很大,其中包括《煤炭法》的修改,煤炭经营资格证将被取消,但不等于可以离开监管,监管还是存在不少困难。上半年我省煤炭调入量有所增长,但增长不多;二季度用电量较一季度有所增长,但电厂发电负荷维持高水平的时间不长,这些都受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如雨水足及“西电东送”等因素。煤炭的保障供应方面比较平稳,但不管怎样,困难时期还是希望大家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也希望大家能够对协会和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多提建设性意见,大家同心协力,通力合作,把沟通机制运作得更加完善,共同把煤炭运销工作做好。另外,各标杆企业要趁机苦练内功,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培训、结构调整等,提升整个企业的素质和效率。未来三年困难依然存在,希望标杆企业能够打好翻身仗,为整个行业树立榜样。大家一定要坚定信心,立足实际,认真思考,客观分析,沉着应对,共同携手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