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满载2.9万吨菲律宾煤的“龙兴”轮稳稳地靠上广州港集团新沙煤炭专业码头进行卸货,这是广州华南煤炭交易中心继今年4月份成功引进印尼煤炭后,又一次成功开拓境外市场并引入大宗煤炭交易。(
截至
广东是煤炭消耗大省,特别是每年的6~9月份,各部门都为电煤运输开辟绿色通道,以缓解用煤紧急局面。2005年,广东梅州市兴宁大兴煤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后,广东省政府下令关闭广东境内所有大小煤矿。从此这个耗煤大省所用之煤全依赖“港口煤”(指外地煤炭)。据广东省经贸委数据显示,2006年,全省用煤超过1.05亿吨。
广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电力能源处一位负责人介绍,2007年广东新上燃煤机组较多,且集中在沿海地区,电煤需求量增大。预计2007年广东全省消耗煤炭约1.25亿吨。
据悉,为了保证超亿吨的煤炭年需求量,由“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寻煤模式正在形成。这一模式首先由政府出面,与国内重点产煤企业签订框架协议,再由重点用煤企业与煤炭企业签订经济合同。虽然广东已通过大型煤炭企业保证了每年8000万吨煤的供应,但依然还有几千万吨的缺口,这给国际煤炭进入广东市场带来了机会。据了解,广东省有关领导一再指示要引进国外环保煤为我省使用。广东省采取了积极寻求国际煤炭供应,以进口煤炭为补充的策略。
广东的煤炭供应市场化比较高,看准国际市场适时引入国际市场的煤炭有利扩大供给、调剂市场。电子商务的发展正好为国内外客商进行有效的远程交易提供了良好平台。这次,客户透过广州华南煤炭交易中心的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了各种信息、数据无缝交流,抓住机会很快达成了交易,并大大降低了传统交易方式的成本和风险,有关方面对平台的运作表示满意。广州华南煤炭交易中心目前还在与俄罗斯、朝鲜等国的矿主洽谈进口煤炭事宜,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海外煤进入到交易中心挂网销售,丰富广东煤炭来源。
随着全国煤炭订货会的取消,国际国内航运市场的变化,矿山煤炭的供应量等众多因素都会使广大用煤企业面临煤炭供应不稳定和价格大幅波动的困扰。广州华南煤炭交易中心通过开设现货即期、现货中远期交易,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煤炭稳定供应,使广大用煤企业能够有效地控制成本、锁定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