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一家日本煤炭贸易商证实了这一消息,称中国煤企已于16日与韩国电企达成协议,价格也确实是78.5美元/吨。
不过,当本报记者就此事向上述三家企业求证时,中国神华董秘黄清表示,暂时无法确认消息是否属实,而中煤能源董秘周东洲也表示,对此事并不知情。
本报记者还获悉,
在这一价位上达成协议,对中国煤炭企业来说,并不能算一个满意的结果。
韩国从中国进口的煤炭品种为,5800大卡发热量煤炭。78.5美元/吨的价格,换算成人民币仅相当于540元/吨左右,且其中还包含10%的出口税。
此前,神华和中煤都以“报价为商业机密”为由拒绝透露报价。这一报价如果属实,则与神华此前提出的说法相矛盾。
据了解,神华在国内报出的合同价格为540元/吨,经汇率换算,约等于78.5美元/吨。不过,由于国内电煤的基本发热量为5500大卡,而出口煤为5800大卡(目前,该品种煤炭的国内价格610元/吨)。以国内价格为基础,再加上10%的出口关税,煤炭出口价格理应远远高于78.5美元/吨。
但专家表示:“就目前国际国内煤炭行情来看,这一价格还算比较合理。再高的话,日韩企业不会要,再低的话,中国煤企也不愿出口。而且,今年的煤炭出口量特别小,对双方的影响也不大。”
此前有消息称,韩国五家火力发电厂将向上述三家煤企共采购300万吨电煤。但上述日本煤炭贸易商告诉本报记者,据他所知,韩国电力企业此次采购的数量“比300万吨要少很多,总计不到100万吨”。
商务部资料显示,2008年,韩国从上述三家中国煤炭企业进口的煤炭,总计400万吨。其2009年的进口量,仅相当于2008年的四分之一。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煤炭出口数量的大幅下降不可避免。
专家认为,今年,中国与日韩签订的长协协议更多是为了“保持原有贸易关系”,因为,根据目前市场情况,如果出口价格低于国内价格,国内的煤企没有出口动力,而日韩不仅需求下降,并且之前已与澳大利亚签订了合同,需要从中国进口的量很小。
上述日本煤炭贸易商也指出,“可以说,这仅是一个象征性的出口贸易。中国是韩国和日本煤炭进口的重要来源,万一国际煤炭市场发生变化,比如澳大利亚煤炭的价格突然上涨,中国和日韩还可以保持正常的贸易关系。”
事实上,中国煤炭出口的“象征意义”一直大于“实际影响”。2008年,中国煤炭产量为27.16亿吨,共出口煤炭4543万吨,出口比例不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