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迈向高质量,将能源饭碗端稳端牢
来源:
中国煤炭报
日期:2025-03-13 11:26:22
点击:48
属于:行业新闻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在扩大开放中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在更高水平上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破解消费供给的结构性矛盾,更加注重以高质量供给引领需求、创造需求。
2024年,我国煤炭稳产稳供形势良好,煤炭产量、进口量同步提升。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原煤产量47.8亿吨,同比增长1.2%;进口煤及褐煤54270万吨,同比增长14.4%。我国智能化产能占煤炭总产能的比例提升至50%以上,创历史新高。煤炭优质产能进一步释放,支撑我国能源安全供应。
在“双碳”目标与转型发展趋势下,如何实现高质量供给,将能源饭碗端稳端牢?这成为煤炭行业正在面临的新课题。
向安全、清洁、低碳要效益
2月底公布的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我国原煤产量47.8亿吨,同比增长1.2%。尽管产量在增长,但其幅度较2021年的5.7%、2022年的10.5%、2023年的3.4%继续收窄。
同时,煤炭消费量同比增长1.7%,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则继续下降至53.2%,天然气、水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比提升至28.6%,能源结构转型稳步加快。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煤炭行业的代表委员纷纷表示,47.8亿吨这一数字反映了煤炭工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强大生产能力。
更可喜的是,煤炭产能的一半以上为安全高效产能。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透露,2024年智能化产能占煤炭总产能的比例已提升至50%以上。
“去年,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推动采掘源头智能化向全系统智能化转变,一矿一策,分类分级实施,下一步要更精准推进智能化建设,实现采掘、装运、储存、洗选、销售全流程智能联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毛说。
在蓬勃发展的清洁能源产业中,煤炭企业同样积极参与,构建起多能互补的产业结构。
“晋能控股集团全力推进晋北采煤沉陷区新能源基地建设,在忻州规划布局千万千瓦级煤电和新能源一体化项目,推动电力装机规模增加至5000万千瓦,实现新能源装机规模和火电装机规模各占半壁江山。”全国人大代表,晋能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国彪说。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伟表示,该集团稳产拓量、增量增储,有序发展先进煤电,推动风电、储能一体化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文琪提出,该集团将大力推进清洁生产体系建设,持续攻坚去碳、减碳、固碳技术路径,实现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
实现国内煤炭市场供需平衡
2024年,煤炭社会库存总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全国统调电厂煤炭库存量全年基本高于2亿吨,可用30天以上。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煤炭行业的代表委员一致表示,稳定煤炭市场、实现供需平衡,是持续增强供给能力、提高供给质量、助力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煤炭是国家能源安全的‘压舱石’,是实体经济宝贵的‘原料库’,是初级产品供给的‘新宝藏’。”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认为,煤炭不能只追求量的增长,更应注重质的提升,在科技赋能、清洁利用上下功夫。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27日,CCTD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参考价为762元/吨,比1月20日下跌0.4%,2月21日再度降至729元/吨。
1月31日,重点监测煤炭企业库存2563万吨,比1月20日增长7.7%,同比增长27.3%;重点监测30家焦煤企业库存346万吨,比1月20日下降0.3%,同比增长142%。
“今年春节假期后,煤炭价格出现一波下跌行情,库存水平也比较高。目前,市场供应偏强,企业销售压力比较大。”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研究处处长李明告诉记者。
由于对煤炭市场下行预期增强,部分电厂要求减少2025年中长期合同签约量,并大幅下调煤炭合同价,甚至出现部分自有电厂减少自家煤企长协煤接卸、个别电厂至今没有签订长协合同等情况。
“这势必给煤炭企业转型发展、职工生活、矿区稳定带来更大压力。”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潞安化工集团常村煤矿设备科副科长张世丽对记者说。
张世丽建议,越是面对复杂局面,越应坚持和完善中长期合同制度和“基础价+浮动价”定价机制,强化三方履约兑现;应完善煤炭市场监测及预警机制,监测煤炭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和总需求变化;健全煤炭市场会商机制,加强储备政策研究,着力推进“三稳一防”,即稳价格、稳利润、稳预期、防风险;完善煤炭完全成本,将煤炭资源、环境和关闭退出成本列入成本核算范围,科学确立中长期合同基准价格。
有效发挥进口煤补充调节作用
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我国进口煤及褐煤54270万吨,同比增长14.4%;金额3705亿元,同比下降0.7%。
“近年来,我国煤炭进口对外依存度不断提升。一旦部分煤炭出口国政策变动或与我国发生贸易摩擦,都可能导致煤炭供应中断或减少,进而影响能源稳定供应。”全国人大代表、龙煤集团七台河矿业公司龙湖煤矿支柱厂副厂长杨会军表示。
杨会军建议,在有效发挥好进口煤补充调节作用的前提下,根据国内煤炭市场现实需要,合理制订年度进口煤总量计划,适度控制煤炭进口节奏。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在我国进口煤品种结构中,低热值的褐煤进口量达到1.9亿吨,占进口煤总量的35.1%。
“2005年以来,我国分阶段对煤炭进口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但未对进口煤的质量设置标准。大量低热值、高硫分、高碱分的劣质煤涌入中国市场。”全国人大代表、龙煤集团鹤岗矿业公司峻德煤矿矿山电气设备维护安装公司经理许晓林指出,部分进口劣质煤含有较高的硫分、化学物质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对环境带来多方面影响。
许晓林建议,加强进口煤质量管理,限制低热值煤炭进口,特别是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劣质煤进入国内市场。
张世丽同样建议,鼓励热值高、稀缺优质煤炭进口,限制劣质煤进口,“扩大多元化、多通道优质煤炭进口,严格质量准入标准,加大对进口煤有毒有害元素检测和监管力度,禁止高灰分、高硫分、含有有害物质的劣质煤进口”。